Skip to main content

resume

断点续传设置

断点续传功能适用于EdgeLink设备与WebAccess连接的情况,在进行正确的配置之后,如果由于网络连接原因导致实时数据传输中断,则在网络连接恢复后会WebAccess会向EdgeLink设备请求补全断线期间的数据。目前补全的数据为分钟及以上级别的数据记录,因为如果秒级的数据记录如果也要补全的话,可能会造成数据量过大且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带来显著的好处。

为了能够实现断点续传的功能,配置的系统至少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
  1. EdgeLink设备必须为需要续传的Tag点配置数据存储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断线期间的数据不会丢失。

  2. WebAccess与EdgeLink之间的连接协议必须是WASCADA服务协议。

  3. WebAccess上设备节点的名称必须与EdgeLink设备的名称一致,如果使用主动连接的方式,则在WebAccess上设备节点的名称必须与主动连接配置项中的Device Identifier一致。

  4. WebAccess配置的点地址中,对于需要断点续传的点,必须有"/T"后缀,否则该点不会被断点续传。

  5. 对于需要断点续传的点,在WebAccess端的配置项“记录数据”的设定必须为“是”。

  6. webaccess工程中需要勾选RTDB.

周期存储配置

  1. 在工程节点中的“数据存储”下找到“周期存储”,双击它打开设置页面。

  2. 点击“启用”按钮来启用周期存储,周期存储的参数包括:

  • 存储地址:存储地址目前只能选择SD卡。

  • 保存周期(秒):保存周期就是将数据存储到SD卡的周期,保存周期的单位是秒。

  • 保存天数(天):保存天数就是数据能在SD卡中存储的时间,保存天数的单位是天。

  1. 点击“使用U盘备份”按钮来启用U盘备份数据。

  2. 双击“双击此处添加点”将会弹出选择要进行数据备份的点。

  3. 选择需要备份的点。

  4. 选择完需要备份的点之后,点击“确定”保存。

  5. 上面的步骤都完成之后,点击“应用”保存。

主动连接设置

  1. 在工程节点中的“连接设置”下找到“主动连接”,双击它打开设置页面。

  2. 点击“添加”按钮来新增一个主动连接。

  3. 设置主动连接的参数,包括:

  • 协议名称:指定对上连接的协议,其中“WebAccess WhereIAm”用于连接WebAccess服务器,“DTU - Four Faith PROT”用于连接支持四信DTU的服务器。选择不同的服务,在设置页面最右边的扩展参数列会有不同的设置参数,请根据各个协议的配置参数来正确配置。WhereIAm的配置参数只有一个:Device Identifier,指定设备标识,该标识必须与WebAccess工程中配置的设备名称一致,以便WebAccess可以正确识别每一台连上的设备。

  • 本地服务:指定对下连接的服务,其中“Modbus RTU”为通过虚拟串口连接Modbus RTU服务,其他均为通过TCP连接的系统服务。

  • 从站地址:仅在对下连接为Modbus RTU服务时有效,指定Modbus RTU从站地址。

  • 绑定网口:指定主动连接通过那个网口进行数据通信,设置为None表示不绑定。此参数一般用于设备有多个网络连接时,为避免系统默认路由的不确定性,需要明确指定主动连接的数据通道时使用,例如绑定Cellular,就指定了只使用蜂窝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。

  • 连接周期(秒):指定主动连接每隔多久建立一次对上连接。

  • 连接时长(秒):指定对上连接建立后持续多久再断开,设置为0表示对上连接建立后不主动断开。

  • 重试次数:指定建立对上连接时失败后的重试次数,超出重试次数后,主动连接将不再尝试连接直到下一个连接周期的到来。

  • 空闲时间(秒):指定对上连接建立后,如果该连接在指定的空闲时间内没有任何数据传输,程序会断开此对上连接并进行重连。设置为0表示不检查空闲时间。

  1. 点击“+”按钮添加对上连接的主站地址及端口号。

  2. 输入主站地址,可以使用IP,也可以使用域名地址。

  3. 输入主站端口,如果是WebAccess,一般默认是504。

  4. 点击确定添加主站信息到主站列表,重复4~7步骤可以添加多个主站,每个主动连接可以设置最多5个主站。

  5. 点击“确定”按钮添加该主动连接到列表中。

WebAccess上断点续传手动添加设置的方式

通讯端口设置

  1. 在工程/节点中找到“test”,点击它打开设置页面。

  2. 将“接口名称”设置为TCPIP

  3. 将“超时”设置成10000

  4. 其他参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,设置完成后点击“提交”保存。

新建设备

  1. 在工程/节点下找到“通讯端口1”单击,在通讯端口1界面中找到“添加设备”按钮单击。

  2. 填写设备名称,此处的设备名称要与EdgeLink Studio中的设备名称保存一致。

  3. 设备类型,选择选择WASCADA。

  4. 通讯端口号一般默认设置为504。

  5. 其他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,修改完成后点击提交保存。

新建点

  1. 在工程/节点下找到“NewDevice”单击,在NewDevice界面中找到“添加点”按钮单击。

  2. 填写点名称,此处的“点名称”要与EdgeLink Studio中的点名称保存一致,此处为COM_AI0。

  3. 填写“地址”,地址的格式为“点名称/T”,此处我们填写COM_AI0/T。

  4. 记录数据出选择“是”。

  5. 其他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,修改完成后点击提交保存。

WebAccess上断点续传从EdgeLink工程文件导入配置的方式

导入EdgeLink工程文件

  1. 在工程/节点下找到“test”单击,在test界面中找到“外部数据导入”按钮单击,将会调到 该界面。

  2. 我们选择“Import EdgeLink”单击(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)。

  1. 在此界面中,通过单击“浏览”选择自己工程。

  2. 完成上步之后单击“提交”即可。

WebAccess手动配置方式和WebAccess外部数据导入方式都需要的步骤:

历史趋势配置

  1. 在工程/节点下找到“test”单击,在test界面中找到“历史趋势”按钮单击,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“添加历史趋势”的按钮,将弹出该界面。

  2. 点名称1处填入需要监控点的名称,该名称要与EdgeLink Studio中的点名称一致。

  3. 最高显示1处填入100(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)。

  4. 最低显示1处填入0(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)。

  5. 可以根据2-4的步骤,为多个点添加历史趋势,添加完成后点击“提交”保存。

下载工程

  1. 在工程/节点下找到“test”单击。

  2. 点击“下载”按钮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“提交”等待工程下载完成之后关闭对话框。

  3. 点击“启动节点”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“提交”按钮等待,工程启动完成之后关闭对话框。

  4. 点击“启动监控”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Advantech WebAccess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管理员名称和密码然后回车。

查看历史趋势

  1. 点击历史趋势按钮。

  2.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“确定”。

历史趋势图

  1. 点名称处会显示需要监控点的名称。

  2. 间隔处会显示当前监控点的变化的间隔,可以通过上下箭头调整变化的间隔,断点续传的功能只能在间隔大于1分钟的时候才能看出来。

  3. 该处显示了监控点的信息。

  4. 该处会时时显示监控点的变化状态,并绘制出历史趋势图。

  5. 可以通过左右移动4中的历史趋势图。